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陳建晟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陳建晟

口腔及牙齒牙周健康園地
  • 首頁
  • 聯絡
  • 簡介
  • Blog
  • 最新訊息
  • Monthly Archives: 9 月 2019

    • 口腔穿環 2019/09/27

      Posted at 21:56 by chien-cheng Chen
      9 月 29th

      口腔穿環2019/09/27
      在身體上穿洞是一種流行,同時,對身體健康也有危險。因為口中有上百萬隻細菌,常在穿環處發炎感染,或身體對首飾過敏。口腔或舌頭的腫脹會擠壓呼吸道,斷掉的首飾可能誤吞,牙齒咬裂,磨耗,也有牙齦萎縮及三叉神經痛的報告,或嚴重的感染,如肝炎,破傷風,心內膜炎等。

      如果穿環的位置在舌頭,嘴唇,臉頰或懸壅垂,會影響說話,咀嚼或吞嚥,常見的風險如:
      1. 感染,疼痛和腫脹:口腔是一個潮濕的環境,常有大量細菌,是適合細菌生長的環境,小的感染如果沒有妥善治療,容易快速擴散,如舌頭的腫脹可能阻塞呼吸道,造成生命威脅。
      2. 傷害牙齒,牙齦及填補物:咬或玩弄口環的習慣,容易傷害牙齦及口內填補物,牙齒裂痕,刮痕進而牙齒敏感。
      3. 對口環金屬過敏:如果是鎳,比較容易造成過敏反應。
      4. 神經損傷:有些人穿環後,會有舌頭麻木的感覺,大多是暫時性,有時會永久麻木,若傷到舌頭動脈會造成大量失血。
      5. 看牙困難:拍牙科X光時,因口環遮蔽,易造成影像模糊。
      6. 很多口水:舌環較易刺激口水分泌。
      7. 創傷:口環可能會因意外扯下,造成撕裂傷,需要後續縫合修復。
      8. 皮膚問題:皮膚可能會留疤或蟹足腫。

      如果已經有口環:
      1. 告知你的牙醫或內科醫師,尤其是有感染的症狀時,如在口環處有紅腫痛流血,發燒,畏寒等症狀。
      2. 建議每餐前後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清洗,確保沒有食物殘渣卡在口環上。
      3. 避免口環敲擊牙齒,吃東西及說話時尤其小心。
      4. 定時檢查口環沒有鬆脫(手先清潔過),降低誤吞或嗆到的機會。
      5. 運動時請先取下口環,可搭配護牙套使用。
      6. 定期牙科回診,每天刷牙兩次,牙線每天一次。
      最理想的解決方案,還是將口環移除,一段時間穿刺處可能會癒合,如有相關問題請洽專業醫師!

      口腔及牙齒牙周健康園地 https://osdrchen.org/

      Posted in 6-0一般牙科 | Tagged 口腔穿環 2019/09/27
    • 牙齒的窩洞 2019/09/20

      Posted at 18:20 by chien-cheng Chen
      9 月 22nd

      牙齒的窩洞2019/09/20

      蛀牙或齲齒,早在1.4萬年前(舊石器時代晚期)就有人類治療的痕跡,是牙齒的外結構(牙釉質等)被細菌破壞,常見於兒童,年輕人及成人。牙菌斑(一層黏的薄膜),常附著於牙齒表面,當我們吃或喝含有糖份的食物,牙菌斑內的細菌會產生酸,攻擊牙齒的表面,黏稠的牙菌斑使酸持續接觸我們的牙齒,時間久了導致牙釉質的崩解,造成牙齒表面的窩洞。

      蛀牙常發生於兒童,但隨著年紀,也會成為成年人的問題。當牙周疾病,牙齦萎縮,導致牙根露出,牙根外層是牙骨質,較牙釉質軟,較易蛀牙且對冷熱敏感,大於50歲的成年人,較易有牙根蛀牙的問題。

      此外,蛀牙也常發在填補物邊緣,因為口內填補物過了幾年,邊緣可能會滲漏或斷裂,這些微小的裂縫易藏細菌,造成蛀牙。

      可以藉由一些方法降低蛀牙:
      1. 每天刷兩次牙,搭配含氟牙膏。
      2. 每天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。
      3. 吃的均衡(少精緻飲食,多原型食物)及營養,少吃零食。
      4. 兒童可以在大臼齒長出來後,用溝隙封填劑保護牙齒,降低後牙蛀牙的風險。
      5. 定期給牙醫檢查及清潔
      如有問題請洽專業醫師,感謝弟弟家人同意分享照片!
     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rep12150

      口腔及牙齒牙周健康園地 https://osdrchen.org/

      Posted in 8-0口腔保健 | Tagged 牙齒的窩洞 2019/09/20
    • 油漱口(oil pulling) 2019/09/13

      Posted at 06:13 by chien-cheng Chen
      9 月 15th

      油漱口(oil pulling)

      傳統的潔牙療法

      油漱口是一種傳統的潔牙療法,源自於印度阿育吠陀醫學的概念,用一湯匙的食用油,如麻油,橄欖油,葵花油或椰子油,有些人會添加蘇打粉等,在口中漱1~5分鐘,或更久。

      科學證據較弱,一般不推薦

      有些報導說,油漱口有益口腔及身體,他們宣稱可以美白牙齒,降低蛀牙發生及促進身體健康。事實上並沒有確切的研究數據顯示,油漱口能達到上述的功效;誤吞反倒會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風險,或腸胃不適等症狀。

      佳節烤肉,別忘了做好口腔清潔

      由於證據不足,一般不推薦油漱口的口腔清潔方式,還是建議一天至少刷牙兩次(大於兩分鐘/次),使用牙線及禁菸,以維持口腔健康。祝大家中秋節快樂!

      Posted in 8-0口腔保健 | Tagged 油漱口(oil pulling) 2019/09/13
    • 該如何清潔牙縫 2019/09/07

      Posted at 10:01 by chien-cheng Chen
      9 月 9th

      該如何清潔牙縫 2019/09/07

      使用牙線,牙線棒,齒間刷或沖牙機

      建議每天牙齒之間的清潔,可以藉由牙線,清除牙齒之間的牙菌斑(久了沒清會形成牙結石)。當你牙齒間卡東西時,常會想趕快把它挑出來,有些人用牙籤,指甲,紙張,卡片,餐具,甚至頭髮剔牙。通常比牙線沒效率,且牙肉容易受傷。可以使用牙線,牙線棒,齒間刷或沖牙機(尤其是矯正或牙橋底下),直到你找到清潔乾淨的好方法。

      刷牙前還是刷牙後用好?

      其實有用最好,早上或中午時精神較佳,晚上時可以保持睡前口腔清潔,能清潔的好的時間就是好時間。兒童也需要用牙線!只要有超過2顆牙齒相鄰,就可以使用牙線(個人偏好牙線棒,因為小小孩亂動很難清潔),需父母幫忙清潔。一般來說,小朋友要到10~11歲,才會自己使用牙線。

      天天用牙線,如有問題請洽專業醫師!

      使用牙線一般不會疼痛,但如果太用力,可能會傷到牙肉,太輕柔,食物有時清不出來。剛開始使用時會有一點點不適感,但別放棄,每天清潔,1~2週後會慢慢適應,如果持續疼痛,則建議找牙科醫師檢查。

      Posted in 8-0口腔保健 | Tagged 該如何清潔牙縫 2019/09/07
    • 搜尋

    • 部落格統計

      • 59,721 個點閱數
    • 熱門文章與頁面︰

      • 口腔內的凸起物—顎骨隆突 2016/12/31
      • 口腔內長苔癬?小心免疫異常!淺談口腔扁平苔癬~ 2018/09/12
      • 牙周病的迷思 2019/08/18
      • 小孩的門牙牙縫過大怎麼辦? 2016/02/21
      • 口腔扁平苔癬2021/04/01
      • 口腔術後飲食2021/04/16
    •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陳建晟

     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陳建晟
    • 近期文章

      • 假牙金屬過敏2022/11/17
      • 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2022/04/22
      • 舌頭白斑2022/03/14
    •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陳建晟

     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陳建晟
    • 熱門文章與頁面︰

      • 首頁
      • 口腔內的凸起物—顎骨隆突 2016/12/31
      • 口腔內長苔癬?小心免疫異常!淺談口腔扁平苔癬~ 2018/09/12
      • 聯絡
      • 簡介
      • 最新訊息
      • 牙周病的迷思 2019/08/18
      • 小孩的門牙牙縫過大怎麼辦? 2016/02/21
      • 口腔扁平苔癬2021/04/01
      • 口腔術後飲食2021/04/16
    • 部落格統計

      • 59,721 個點閱數

Powered by WordPress.com.

 

載入迴響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