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洗手的注意事項
洗手是防止感染傳播重要的一環,流動自來水搭配肥皂,達到手部的清潔,肥皂洗手的幾個重要時機:
1. 看病前後、外出返家後
2. 吃飯前、上廁所後
3. 沒有肥皂的時候,也可以用酒精性洗手替代!
為達到手部有效清潔,可注意以下事項:
1. 為降低藏污納垢,減少佩戴手錶戒指或手環,指甲剪短,避免假指甲片。
2. 用流動自來水沖手,搭配肥皂或洗手液,洗手至少40秒(內外夾攻大力腕),大約唱2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,尤其是指尖及指縫,將手徹底沖乾淨,在外用擦手紙擦乾後,可用擦手紙將水龍頭關上。
3. 勤洗手或噴酒精後,手常變得粗糙,脫皮或龜裂,可以洗完手用護手霜或凡士林保濕,有富貴手的人可戴棉手套或拋棄式的塑膠手套(不含滑石粉),脫手套後仍要洗手。
4. 若手部有傷口,可用防水敷料保護。
5. 濕疹或其他皮膚疾病,請洽專業醫師。
勤洗手,避免人多場所,需要時戴口罩,如有疑問,以疾管署公布訊息為標準。
口腔及牙齒牙周健康園地 https://osdrchen.org/
延伸閱讀:
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MPage/BUB88Dc-WrHrczuT0TE-bA